李景景,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優秀青年演員。自2005年進入劇院工作以來,在前輩藝術家的帶領下,努力學習與探索話劇表演藝術,在《日出》《雷雨》《海河人家》《紅旗譜》《油漆未干》《第四者晚宴》《一仆二主》《溫莎的風流娘兒們》《靈魂的石頭》《愛情·陷阱》《下一站,幸福》《德齡與慈禧》等三十余部劇院重要作品中成功塑造了性格鮮明且多樣的人物形象,演出場次千余場。對人物語言、情感情緒、舞臺行動等處理嫻熟,能駕馭多種戲劇體裁及表演風格,塑造的舞臺人物形象鮮明立體、栩栩如生,其中有勤勞質樸的男孩與天真爛漫的女孩,也有性格潑辣的小媳婦;有安靜懂事的乖乖女,也有性感迷人的情人;有蠻橫殘暴的紅衛兵,也有看破紅塵的尼姑,還有多愁善感的貴族小姐、木訥呆板的后宮妃子等。通過多年來對基本功的不懈訓練及對舞臺表演的鉆研,不僅在中國戲劇史上的經典之作——曹禺先生的《日出》中飾演小東西,排演至今已在天津和全國演出100多場,還成功塑造了《雷雨》中四鳳一角,在傳統角色塑造模式之上又賦予角色更多靈動,在單純、善良、樸實之外增強了角色心理的復雜性與角色形象的立體性,使角色更加豐滿、自然,符合當代審美,深受觀眾好評,也肩負起了傳承戲劇藝術的使命。
曾參演的話劇《望天吼》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參演的《紅旗譜》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參演的《第四者晚宴》獲得山東省小劇場話劇節“優秀劇目”獎;連續多年被劇院評為先進工作者稱號。
2015經劇院舉薦,參加了由國家話劇院舉辦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戲劇臺詞人才培養”進修班,并在語言大師張家聲、中央戲劇學院臺詞系主任徐平、著名導演田沁鑫、王曉鷹、查明哲,著名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諸位老師的親自指導下,以優異的成績圓滿結業。
2019年代表劇院與天津市師范大學附屬小學談成了共建協議,將戲劇帶進了校園,學校新開展了戲劇表演的素拓課程,并擔任主講老師。


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推動下 ,市文旅局、市文聯 、海河傳媒中心、北方演藝集團聯合舉辦了首屆天津市“舞臺新星”青年優秀人才評選活動,旨在為天津市優秀青年藝術人才搭建展示平臺,發掘更多青年舞臺藝術拔尖人才,共同打造天津市未來舞臺藝術名家。

李景景

對于李景景來說,深刻理解戲劇的意義是從她考入天津音樂學院影視表演專業的那一刻開始的。剛剛踏進大學的校門的她,青澀而懵懂,并不知道怎樣在舞臺上呈現一段完整的戲劇表演。
那年她18歲,每次站在舞臺中央,心中充滿難以言表的欣喜和期待,當追光燈聚焦到她身上的那一刻,她覺得自己就是劇中的角色。憑著對表演藝術的執著追求,她全身心投入到大學的學習生活中,無論是學習理論知識,還是練習專業技能,她都肯下苦功夫。

這四年的大學時光里,她收獲了很多,從懵懂到熱愛,從生疏到自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她認為每一份辛苦都是值得的。

畢業后,她進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工作,劇院濃厚的藝術氛圍、前輩老師們的言傳身教,使她愛上了這里的一切。經過更加嚴格的專業訓練,讓她對戲劇這個詞匯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和理解。她深知,每一個角色都是一種人生,每一方舞臺都是一個生活,她立志要擁抱戲劇舞臺,通過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去演繹不一樣的多彩人生。

她是《雷雨》中的四鳳,是《日出》中的小東西,是《海河人家》里的華莉莉,是《天下糧田》里的琴衣,是《愛情·陷阱》里的黛麗……李景景說:“在這些劇中扮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是我自己。”的確,這些角色中都有李景景生活中的影子。

“小東西”是曹禺先生在話劇《日出》中塑造的一個悲劇角色,她命運多舛、楚楚可憐。因為李景景的外形氣質比較相符,剛剛進入劇院的她,便被選入劇組飾演這個角色,這也是她到劇院工作后飾演的第一個角色。初登舞臺的她對于角色的體會并沒有那么深刻,但隨著日積月累,經過長期的磨煉和沉淀,每演出一次,她對小東西這個角色的理解和把握就加深了一分。

“雖然這個角色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弱小女孩,但是在這個小小身體中卻蘊含極大的能量,曹禺先生在塑造這個人物形象時是賦予了她特殊含義的。”李景景說。如今,天津人藝的經典保留劇目《日出》,她已經參演了上百場,我們仿佛看到了劇本中的小東西活了起來,她哭,她笑,她,就是“小東西”。

說起印象最為深刻的角色,李景景表示,《雷雨》中的四鳳一直是她最為憧憬的一個角色。四鳳的人物形象飽滿出彩、可塑性強,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當有機會能夠飾演這個角色時,她竭盡全力的去詮釋人物,將十余年的舞臺經驗傾注到這個角色中,四鳳的喜怒哀樂活靈活現的在她身上呈現了出來。

疫情期間,李景景并沒有按下工作的暫停鍵,而是積極參與到劇院的文藝戰“疫”中,通過與著名表演藝術家左杰、顏美怡老師及其他青年演員一起傾情朗誦的詩歌《中國力量》,表達了對奮戰在抗疫一線英雄們的崇高敬意。
今年,天津人藝制作出品了全國首部抗疫主題電視情境劇《天使之愛》,李景景在劇中飾演田曉燕這個角色,這是一名勇敢堅強的護士形象。“這次能夠飾演一名白衣天使,也是圓了我心中的一個夢,了卻了我一直想為醫務工作者貢獻自己力量的心愿,”李景景激動的說,“通過這次演出,我深刻體會到了醫務人員的艱辛,那是可以從新聞報道中聽到的背后故事,卻永遠無法親身感受的心酸”。

每天拍攝的時間里,都要穿上重重的防護服,不敢吃飯也不敢喝水,工作一天下來渾身上下早已經濕透了,可她卻從沒有覺得辛苦,她說:“用藝術的力量致敬英雄,這是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堅守。”